您现在的位置:

炖肉的做法 >> 正文 >

4线小城咖啡馆,如何不花钱成当地网红?_餐饮营销

关于松子鱼和松鼠鱼的区别有哪些

  广东人对于淡水鱼,大多采用原条蒸、起鱼片炒球等方法,以凸显其本身清鲜的特质。但在一众广府名菜中,却有一道淡水鱼肴,不但运用油炸之法,且在上桌前还得淋上色泽亮丽、味道浓重的糖醋芡汁,它便是传统名菜“松子鱼”。松子鱼因鱼肉状如松果而得名,吃起来酥脆甘香,微酸微甜。

  来源&制作

  来源——从松鼠鱼改革而来

  著名粤菜“松子鱼”,是广州北园酒家的传统十大名菜之一,据说,是以“松鼠鱼”为蓝本再作演绎而成,鱼肉状如松果。松子鱼体现的是粤菜擅于兼收并蓄、洋为中用的特点,皆因其芡汁用到西餐常用的汁酱——番茄汁,甚至用到番茄沙司,从而具有西餐用料的影子。

  制作——讲究刀工和火候

  松子鱼从起鱼肉到落油镬,重点体现的是刀工和火候。

  ★首先是选料,一条重约1.5公斤的鲩鱼,以每500克鲩鱼可起到200克肉来算,1.5公斤鲩鱼能起到600克鱼肉,这是传统松子鱼的标准分量。

  ★其次是起肉。有讲究,1,从鱼头后端切入,再顺着鱼背部一点一点地将鲩鱼两侧的鱼柳片下来,两边鱼肉要起得一模一样,剔下的鱼柳肉越厚,切出的松果瓣形鱼肉越长,用油炸过后也才会更好看;2,在对鱼肉改“人”字刀花时要以半斜角约45度切入,每下一刀,应相距8毫米,且不能把鱼肉弄破。这一步做好的话,炸出来的松子鱼鱼肉呈松果状,甚是整齐漂亮。

  ★然后是上浆上粉。要将有刀面的鱼肉先拍上盐(鱼肉与盐之比是1:0.3),后用蛋黄浆捞匀(鱼肉与蛋黄浆的比例是每500克鱼肉约用75克蛋黄浆),让蛋黄浆覆盖鱼肉,这样鱼肉炸出来才会完全上色。在油炸之前,还得拍上干生粉。

  ★第4步是油炸。在拍上干生粉后半分钟就得落镬炸,如果这一时间把握不好,要么鱼肉过于湿身,要么太干,达不到理想的效果。

  当油温达到180℃~200℃之间,两手提着整条鱼,在油镬上方定一定,再慢慢放入其中。大师指出,这就是技巧所在,因为双手要忍受高油温的热力,少一点耐力都不行。鱼放入油镬后,改中慢火进行浸炸,有经验的师傅会用镬铲敲一敲鱼身,当发现鱼身变硬时即表明已差不多,此时略提高油温,以让鱼身抢色。

  ★最后一步是淋汁。一般会用到五柳料和青红椒粒、蒜蓉和葱白粒。其中五柳料是用“小料”,即切成比米粒略大的粒状,这样才能与其它同为粒状的配料相呼应。所用的料头和配料都有不同的作用,如用蒜蓉来起镬,能起到增香的作用;葱白粒在颜色上与青红椒粒形成对比。蒜蓉起镬后,加入各式配料和五柳料、糖醋汁,推成芡汁,淋在炸好的鱼身上,一道松子鱼便大功告成了。

  现在一些中高档的粤菜酒楼,会在松子鱼上桌后再由服务员当着客人的面淋上糖醋芡,这样鱼肉能保持香脆,避免过早淋芡而出现的鱼肉吸收芡汁久了而变“�H身”的现象。

  “糖醋”是传统粤式芡汁的代表,旧时的粤菜师傅对用词十分考究,之所以将“糖”放在“醋”的前面,就是因为要突出其主味——甜,故松子鱼给食客的第一味觉感受应该是甜,而非酸。这是判断一道松子鱼是否地道的首要标准。他认为,在传统糖醋汁中加入番茄汁,能令味型更为丰富,而�种�的加入则令传统糖醋汁具有蜜味,从而令整个汁酱更为惹味。糖醋与鱼也是十分匹配的,糖醋中的醋味能很好地解除鱼的腥味,且将其鲜味提升。

  材料及分量:白米醋500克,冰片糖300克,盐19克,番茄汁35克,�种�35克。

  调制:将上述5种材料混合,如今随着西餐用料的广泛运用,还会加入适量的番茄沙司,能令芡汁的色泽更为亮丽、味道更浓郁。

  粤浙对比

  粤菜的松子鱼是从江浙菜的松鼠鱼改革而来,两者在味型上近似,都是甜酸可口、外酥里嫩,所以往往会让不少人将松子鱼等同于松鼠鱼。但其实,两道菜在主配料的选用、摆盘造型上是有所不同的。另外,有的人认为,在松子鱼里加入了松子才叫松子鱼,这是误会了,松子鱼是因形似松果而得名。

  松子鱼,在上世纪80年代的广州婚宴上常常作为好意头菜肴出现。在当时的餐桌上,整条鱼肴出现的机会很少,就算是在酒楼点吃松子鱼,也大多是“散点”——即半条鱼肉,但在婚宴上,由于讲求的是圆满之意,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连头连尾整条松子鱼奉上。

  典故:松鼠鱼

  早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时,苏州就有“松鼠鲤鱼”了,乾隆曾品尝过。后来便发展成了“松鼠桂鱼”。清代《调鼎集》中有关于“松鼠鱼”的记载:“取季鱼,肚皮去骨,拖蛋黄,炸黄,作松鼠式。油、酱油烧。”季鱼,即石斑鱼。这条记载间接证明苏州乾隆年间有“松鼠鲤鱼”的传说是可能的。因为《调鼎集》中的不少菜肴均是清乾、嘉时的。其次可以说明今天的“松鼠桂鱼”正是在“松鼠鱼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

© http://www.zsugy.com  北京口碑好的癫痫病医院_北京癫痫要花多少钱    版权所有